2024年4月30日

FDA允许男同性恋者参加献血及其背后的“真问题”


FDA允许男同性恋者参加献血及其背后的“真问题

2015年12月23日(美国时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了行业指导《减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经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风险的修订建议》,建议采供血机构(blood establishment)允许男同性恋者在停止同性性行为1年后参加献血。至此,美国多年来关于男同性恋者是否可以献血的争议与喧嚣初步尘埃落定。
https://www.sbc.org.cn/downloads/biologicsbloodvaccines/guidancecomplianceregulatoryinformation/guidances/blood/ucm446580.pdf
上述指导取代了FDA1992年发布的备忘录《预防经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修订建议》。在该备忘中,FDA建议所有自1977年始曾有同性性行为的男性(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终生不得献血。
FDA发布的指导(guidance)并不要求血液机构(blood service)强制实施,但由于美国的血液机构由FDA监管;同时,绝大多数血液机构接受美国血库协会(AABB)认证,而AABB一般会把FDA的指导纳入《血库与输血服务机构标准》,因此,对于FDA发布的指导,美国绝大多数血液机构都会遵照执行。
关于男同性恋者是否可以献血的背景、研究和实践证据及相关争议,之前数篇文章中已有详述,见
男性同性恋者能参加献血吗?/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7334
美国医学会反对FDA禁止男同性恋者参加献血 /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8024
美国FDA将允许男同性恋者参加献血  /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9716
故在此不再赘述。但容易被忽略的是,“男同性恋者是否可以参加献血”这一热点话题所隐含的“真问题”,那就是:我们如何对男同性恋者进行有效筛查并加以适当屏蔽?
显然,并无什么“技术手段”来判断某一献血者的性取向。事实上,对于大多数输血传播感染(TTI)风险,我们现有检测技术都无能为力。我们所依赖的是献血者健康征询(DHQ),即询问献血者一些直接和特定的问题,涉及健康、用药、性行为和旅行史,使具有潜在TTI风险的献血者能够了解血液安全的相关要求,并通过健康史回顾而自我排除(self defer)。献血者是否能够获得准确而易于理解的信息,DHQ的问题是否精准而适当,尤其是献血者是否诚实回答DHQ,这些因素决定了DHQ的有效与否,也决定了血液安全保障策略的有效与否。
一般而言,性取向和性行为史属于个人的高度隐私,人们普遍不愿公开,我国的社会文化尤其如此。对于同性恋的认知,西方社会经历了犯罪——疾病——权利保护的深刻变化。而我国当前更多见的是精神医学、心理学与人类学等主流学界早已摒弃的疾病或道德观。社会和文化对于同性恋的歧视和恐惧使得同性恋群体隐匿于公众视野之外,而这种压力也使得不安全性行为和HIV在这个群体的高发,反过来又与社会歧视互成因果。
我国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提供HIV免费检测服务,但部分同性恋人群仍将献血作为自我检测的手段。可以想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期待同性恋献血者对于DHQ的诚实回答?
2004年我国卫生部门调查表明,处于性活跃期的15~49岁男性中约有500~1000万同性恋者,占性活跃期男性人群的2%~4%(《性医学》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杜,2007年),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对于同性恋的认知仍存在极大分歧与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同性恋的偏见、歧视和恐惧只会让更多的同性恋者隐瞒自身性取向,并给血液安全带来风险。这是值得血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上海市血液中心临床输血服务 谢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