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

浅谈献血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浅谈献血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献血是安全的,这是一个常识性医学问题。但在少数情况下献血后也会有一些并发症或献血反应。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局部的手臂青紫或血肿;另一种是全身性反应,叫做血管迷走神经反应(Vasovagal reaction,VVR)。局部血肿多由于献血后针刺处压迫不当,容易预防及处理。这里主要谈一下献血后VVR。 
    什么是VVR
    献血后VVR表现为献血后感觉头晕、虚弱、发冷或发热,有时伴出汗、呕吐,极少数情况下会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VVR的症状表现源于脑部一过性缺血。脑部一过性缺血的情况在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有时,我们在久蹲或久坐后站起会感到“头昏眼花”。这是因为当我们站起时,体内血液因为惯性流向下肢,导致脑部一过性供血不足。对于这种血流变化,人体具有相应的血管-神经反射机制,通过增加心率和收缩皮肤内脏血管来维持正常血压,以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血液供应。然而,有时在类似状况下,人类还有另外一种比较“奇怪”的神经反射,也就是迷走神经兴奋,引起心率下降和血管舒张,从而血压下降,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为何会发生VVR,我们并不十分清楚。有研究者认为,这是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生理机制,就像某些动物会有“假死”的行为。但无论VVR起源为何,VVR并非仅与献血相关。实际上,它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理生理状况。比如在面对较大情绪波动时,有些人也会出现VVR的情况。我们常说,“气得头晕”,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非典型VVR。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VVR,就是“晕血”。
    我们可以看出,VVR主要与两方面因素相关:生理上的,如血流动力学变化;心理上的,如精神紧张等。
    献血后VVR的发生率
    对于VVR的发生率,不同机构的统计结果差异较大。2008年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献血后VVR的发生率为1.4%[1];2007年来自加拿大国家血液机构的数据则为0.07%[2]。2012年澳大利亚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认为,晕眩、头重脚轻等症状的发生率在全血捐献中为1.4-7.0%,伴一过性意识丧失的VVR的发生率为0.1-0.5%[3]。

    VVR发生率的统计差异主要由于对VVR的判断及报告标准存在较大差别,总体而言,一般认为头晕等轻度VVR症状的发生率在百分之一左右,伴有一过性短暂意识丧失的VVR的发生率在千分之一左右。

    献血后VVR的相关因素 
    与VVR可能相关的因素很多,按照其性质大致上可分为三类:1)个体生理因素;2)精神心理因素;3)献血服务相关因素。
    第一类是个人生理因素,如年轻、首次献血、女性、低体重指数、低预估血容量、低血压、心率偏快、空腹、睡眠不足等。
    第二类是精神心理因素,如有VVR既往史、对针刺及疼痛的恐惧和焦虑、对采血及血液的恐惧和焦虑、见到其他献血者发生VVR等。
    第三类是献血服务因素,如采血者技术不熟练、采血者与献血者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献血等待时间过长、采血时间过长等。
    此外,也有研究提示高加索人种(白色人种)VVR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VVR的相关因素之间可能存在混杂。比如说,在第一次参加献血发生VVR的情况下,这位献血者可能以后不再参加献血了,这会导致在统计时产生“首次献血容易发生VVR”的偏倚。此外,年轻和女性这两个因素也可能与低体重相关。
    精神心理因素在VVR的发生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前面提到一些易发人群,如年轻人、初次献血者等,其发生VVR可能与其相对容易精神紧张有关。有一个现象是,有的献血者看到其他人发生献血反应,他/她也随之发生了VVR,这是VVR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的一个典型例证。
    VVR与年龄及献血量 
    对于VVR与献血量,在这里简要说明一下。国外有研究提示采血量大于500ml可能是VVR的相关因素,易发时段是当献血者从采血椅站起时[4]。国际上通行的献血量是450-500ml左右。美国血库协会(AABB)认为,一个健康的成年人献血不超过自身总血量的15%或10.5mL/kg体重,对身体没有不良影响。人体的总血量约为体重的7%左右。我国献血法规定,献血者体重为男性50公斤以上,女性45公斤以上,每次献血量为200或400毫升,不超过总血量的5%~10%。综上所述,我国对献血量的规定比较严格和保守,相对而言,VVR与献血量的相关性较小。 
    如何预防VVR 
   针对献血后VVR的相关因素,血液机构也一直在尝试改进献血服务的流程,以减少献血后VVR的发生,保障献血者的安全。 
    针对生理因素,也就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现在有2种主要干预措施:献血前水分补充和献血后肌肉张力动作(applied muscle tension,AMT)。
    有的血液机构在献血前位献血者增加水分补充,如在献血前半小时摄入水分500ml,有的机构还特别补充含钠饮料。这样做的目的是短暂提升血容量,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有研究显示,采取补水的措施可有效减少VVR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
    AMT是指在采血结束后,采血人员不要让献血者马上从献血椅上快速站起,而是让其先稍活动肢体,交替屈曲和伸展下肢,适度紧绷腿部及髋部肌肉,促使静脉血液回流。有研究报道AMT有助于减少VVR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
    针对心理因素,有的血液机构在采血过程中为献血者播放视听节目,转移献血者的注意力,有助于缓解可能的紧张情绪。也有研究认为,让献血者自己调控视听节目等服务,有更好的效果。
    预防及减少VVR的根本在于采血工作者对献血者的关爱 
    VVR关乎献血者的健康安全,和大众对于献血的看法,也可能会影响一个初次参加献血的爱心人士是否会再次走进采血机构,成为一个经常献血的固定献血者。关于如何预防以及减少VVR,是所有血液机构关注的焦点,对此有大量的研究,也有不同的干预措施。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献血后VVR的预防和处理中,采血工作者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血工作者热诚的服务、熟练的技术、与献血者之间良好的交流互动,以及献血后的细致照护,都能大大减轻献血者,尤其是初次献血者的焦虑和恐惧,缓解其紧张情绪,从而有效预防献血后VVR的发生。
    我们理应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以减少VVR的发生,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我们的每一个采血工作者,给予每一个献血者细致入微的尊重和关爱。

参考文献:
[1] Wiltbank TB, Giordano GF, Kamel H, Tomasulo P, Custer B. Faint and prefaint reactions in whole-blood donors: an analysis of predonation measurements and their predictive value. Transfusion, 2008, 48(9):1799-808.
[2] Goldman M, Fournier E, Cameron-Choi K, Steed T. Effect of changing the age criteria for blood donors. Vox Sang, 2007, 92(4):368-72.
[3] Amrein, K., Valentin, A., Lanzer, G. & Drexler, C. Adverse events and safety issues in blood donation - a comprehensive review. Blood Reviews, 2012, 26:33-42.
[4] Gilchrist, P.T. & Ditto, B. (2015) Sense of impending doom: inhibitory activity in waiting blood donors who subsequently experience vasovagal symptoms. Biological Psychology, 104, 28-34.

采供血部社会事务科  谢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