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日

朱永明主任在中心第三届科研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上海市血液中心第三届科研工作会议大会发言稿 (20060630)

血液中心输血研究所的各位同事、中心职代会主席团成员、中心其他部门的各位干部,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上海市血液中心第三届科研工作会议,首先我要借此机会,代表中心党政领导,向中心全体科研人员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刚才获奖的科研人员、他们所代表的团队,以及所有在科研工作中作出奉献取得成绩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祝贺!

最近一段时间,中心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的同志,认真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6月5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学习了《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结合修订血液中心十一五发展规划,对现行的科研体制改革方案V1以及实施效果做了充分的回顾和研究,经过几度的上下会稿,形成了方案的V2,并将在本次会议后正式实行。讨论和修订的过程,也是对过去几年中心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和不足的总结,对今后的发展的部署和规划。科研体制改革方案V2,对于中心的科研工作、科研人才的成长,一定会起到积极的推进和保障作用。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上海市血液中心科研体制改革方案实施以来科研工作的成绩和不足
2003年1月8日我们召开了血液中心历史上首次科研工作会议,颁布实施了《上海市血液中心科研体制改革方案》(V1)。几年来的实践表明,方案取得了预想的目的,至少取得了如下3 方面的效果。

1)、分配和激励机制更趋合理。血液中心原来在用人和内部收入分配上,主要依据职称、资历、工龄等因素,研究所也不例外。通过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主要是系数调整和全员竞聘上岗,中心基本形成了“岗位靠竞争、报酬靠贡献、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的用人和激励机制。在此基础上实施的科研体制改革方案,使得鼓励人才创新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得到确认,激发了科技人员竞争意识和申请课题的积极性。据科教办的统计,方案实施后3年(2003~2005年度)中心科研项目获得立项共计36项,获得科研经费共计374.71万元,分别为前3年(2000~2002年度)统计数据的2.25倍和3.23倍。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如对于在境外国际会议中用外语作大会发言的人员以及在国际性杂志上发表论文的人员实施奖励,激发科技人员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积极性,2003~2005年度的3年里,中心在境外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为3人次,投稿录用发言为22人次,在国外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7篇,而在此前的三年,分别为特邀报告0,投稿录用发言3人次,在国外杂志上发表论文1篇。

2)、科研管理形式更加合理。通过引入课题制的理念,在课题管理上赋予科技人员充分的自主权,减少行政干预,减轻了科技人员的负担,提高了科研工作的效率。管理部门的职能也从而以往单纯管理向提供支持性服务转变,强化了科研项目的独立运作和核算机制,培养科技人员对课题的自主意识和经济核算意识,为后续改革及课题制的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逐步向“产、学、研”基地发展。随着改革的推行,中心科研力量和学术地位日益提升,在保持并扩大原有对外培训的基础上,2003年起血液中心分别与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签署协议书,成立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基地,与高校之间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办学” 的新模式,为构建“产、学、研”基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此基础上,2004年5月24日,召开了第二次科研工作会议,会上公布了《研究所的发展纲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对中心今后几年科研工作的发展方向、目标、科室设置、人才培养等各方面进行全面、前瞻的思考,提出基本原则和战略部署。

实施科研体制改革方案,虽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也产生了如下一些新的问题。
1)、开题多而散,不利于学科建设。为了鼓励开题,科研体制改革方案没有对课题申请人员设立基本标准,同时对课题参与人员的评定标准和收入分配没有细分,导致大家都愿意申请课题而不安心参与课题项目的研究,使课题负责人和课题参与人员比例失衡,一些重要的科研项目因缺乏课题参与人员协助而影响了项目进程。学科的划分沿袭了原有按行政科室划分的模式,指定科室主任承担学科带头人的职责,但对其权利和职责未予以具体规定。改革方案以科研项目为管理单位,各科研项目各自为政,导致同一学科内各科研项目间缺乏必要的有机联系和协作,学科带头人难以统一规划并实施学科综合发展目标,不利于形成合力开展重大项目攻关,也不利于中心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长期发展。

2)人员配备不合理。原方案以课题为单位,按课题级别实施人员配备。一方面,按课题级别进行人员分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课题经费来源不能全面代表课题的难易程度),缺乏相应的评估机制;另一方面,在对多课题(同一课题负责人)以及学科进行人员配置时,缺乏科学、简易、有效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人员的统筹安排,这导致部分课题在人员配置上存在一些的不合理因素。

3)、激励措施不合理。科技人员一旦获得立项课题,就可以按课题级别确定其整个课题研究期限内的收入状况,导致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课题申请上而不是课题研究上,一部分课题虎头蛇尾,草草结题。对于有能力多开题的科研人员没有激励,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由于旧方案把奖励的重点放在整个研究周期的前端即课题立项,而对于科研成果及其转化缺乏具体、可行的激励措施,在追求科研成果并将之转化为生产力方面,科技人员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和钻研精神。这些制度和现象既不利于科技个人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也不利于学科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二。新版体制改革方案V2的主要特点
2006年国家公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 ----显著提升国家整体科技竞争力和持续创新能力,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并为我国在本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近期,上海市府也公布了《〈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等规定,加大对科研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十易其稿,中心形成了《上海市血液中心科研体制改革方案》(V2),新方案的主要特点有:

1) 明确了课题定义,分为学科、科研项目、预试项目和软课题四类
2) 实行以学科为基本单位的课题制管理,改变以往以课题为基本单元的模式,打破原有科室的行政划分,鼓励集中开展大型科研项目。赋予学科带头人高度的学术自由空间和管理权限,包括指导、批准下属科技人员进行项目申请(集中学科发展方向),许可学科内各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学科各科研项目的人员配备和调整,学科内科技人员绩效考核和内部收入分配。项目负责人在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包括项目申请、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等。
3) 在人员配置上,以学科为单位,以学科年均科研项目总经费作为人员配置的划分依据。
4) 在收入分配上,中心以学科为单位核算奖金总额,学科带头人可以而且应当按学科内各科研项目规模、进度、考核等进行学科内的二次分配。
5)对科研人员施行弹性工作制。
6) 更具操作性。如增加了科研项目申报流程、开题协议书(科研论理、保密、论文发表、结题责任等)科研物品采购流程,学科内部科研项目汇报交流制度,细化了对于成果转化奖励的规定,修改了原方案中关于论文奖励、未按期结题科研项目处理等条款。

方案的公布是向前一大步,但是真正实施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科室如何转向学科?现有课题如何组成学科?学科之间如何加强交流合作形成合力?如何促使科研成果转化?所内所外人才的柔性流动?检测中心和中心实验室如何运作?开题人员和资深实验员的关系?所内外科研合作(借力公平平台、联合申报、企业合作)? 进一步发挥科委和教委的作用?希望研究所的同志积极探索,人力资源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同志,积极配合和协助。

三、关于处理几个重要的关系
1)、规范管理与创造宽容的科研氛围的关系
科研体制改革方案将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与其工作的岗位和工作成绩(立题数量和级别联系)起来,《科研发展纲要》中提出了各学科发展的年度考核指标,如每年论文、课题等的数量等。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制订一些量化的东西是必要的,严格规范管理是提高中心科研水平以及科研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保障。但是大家不要因此理解为中心对科研工作有急功近利的想法,或者在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恰恰相反,中心领导认识到科研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与常规工作相比有一定特殊性和不确定性。科研工作需要有健康的心态和相当的学术自由空间,要宽容可能的意外或失败。在中心颁布的本次改革方案中,提出了实行以学科为基本单位的课题管理,并赋予学科带头人更大的人、财、物的自主权。同时,方案也进一步完善了学科组建、项目申报、经费使用、人员配置、论文投寄等管理制度,以确保学科、项目、人才和成果四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

任何方案都不是完美的,希望大家从积极的方面来来看待改革,看待必要的规定和目标。一方面中心要适应科研工作的特点和发展,不断研究和调整政策,保持宽松自由的工作氛围,营造团结和谐的组织机制,理解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个性特点,鼓励科研人员在学术上发表新见解新主张,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护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创新激情和活力,宽容科技创新失败,关心和爱护在探索中受挫的科技人才;另一方面也希望科研人员认清我们与行业外单位的差距,与行业内单位领先优势的减小,明确身上的使命,把握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既要认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又要正视挑战、迎接挑战、战胜挑战。

2)、主攻方向和其他研究方向之间的关系
血液中心设立专项科技基金,每年投入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用于站级/预试科研项目的招标、中心科研启动经费、项目资助基金的匹配、成果奖励和公用性科研经费等方面的支出。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人财物资源,血液中心结合采供血工作的特点,确立了围绕了《安全输血》学科建设为核心的科研主攻方向。对符合中心主攻方向、有实际意义的项目予以重点资金资助,对于虽然不符合中心主攻方向、但有能力或可能进行的项目予以预试资金资助,当获得外部项目资金资助后予以1:1匹配资金资助。
输血研究所是血液中心的附属部门,围绕血液中心的采供血中心工作开展科研工作,是输血研究所存在的意义,这点应当成为我们的共识。保障血液安全和血液供应目前还有许多问题正在迫切等待回答,中心乃至整个国家血液事业发展的有关决策,急需科学的依据,如关于安全血液-存在什么威胁?主要威胁?预防措施?效果评估?如何看待在中国、上海HTLV、CJD、WNV、SARS的经血传播的危险性(吸取HIV的教训)?还有微生物、免疫血液学方面的挑战;关于足够的血液-到底现在总体上用血多了?少了?自身输血是理性还是功利(经济、血不够)?老龄化的影响?突发时间下的保障?关于血液的合理成本-资源有限?核酸还是其他(如新增加项目、过滤?)等等。中心的科研人员应该承担责任,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在不仅是我们的职责,也是兄弟单位对我们的期望。

3)、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问题。2006年全国血液管理工作会议提出,“采供血机构必须加强输血医学科研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努力解决新问题,不断探索保障血液安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理论,这里面,不仅要注重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也要注重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中心专门定义了软科学,希望研究所和其他部门的同志,对血液安全管理方面的课题,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同志们:中心的科研工作在过去的工作中,特别是科研改革方案实施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中心领导和中心其他职工,对于科研人员寄予厚望,希望你们认清肩膀上的责任,继续勤奋工作,刻苦钻研。一方面用你们的科研成果,促进中心的工作和国家的血液安全,另一方面,继续对中心的工作特别是科研管理和发展提供真知灼见,使得“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的方针在中心得到全面贯彻,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

我相信通过不断的体制改革和创新,上下一心,依托血液中心的资源优势,中心科研工作必定能展现出新的气象,为保障输血安全,提高临床输血水平提供学术支持和技术服务。

谢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