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

世界卫生组织在华合作中心培训班简讯


    2009年6月29日,由卫生部国际合作司举办的世界卫生组织在华合作中心培训班在京举行,WHO社区卫生和健康促进组驻华代表Mukundan Pillay博士、西太区WHO合作中心负责人Rejio Salmela博士、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国际组织处副处长丁保国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66个在华合作中心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上海市血液中心副主任钱开诚,科教办主任沈武到会。
    Pillay博士在发言中指出WHO合作中心是一个受到高度评价的合作机制,这些合作中心提高了WHO全球卫生工作的科学性,有助于建立并加强各国和地区有关机构的能力。丁保国副处长介绍了目前WHO在华合作培训中心的基本情况: WHO目前在任66个在华合作中心,数量仅次于美国。这66个在华合作中心之中的3个位于香港,其他分布在11个省、直辖市,其中大部分合作中心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两市。涉及领域主要包括卫生系统发展、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的防治、初级卫生保健及行政后勤外包服务等,丁处长指出:WHO在华合作中心是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的对外渠道和平台,是促进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发挥我国国际影响力、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力量,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不辱使命,将我国的WHO合作中心工作做得更好。
    Pillay博士就WHO在华合作中心现状评估结果进行总结报告,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及与成员国开展合作的方式提出要求和远景。各在华合作中心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个评价,明确自己所要努力的目标,建立一套评价指标和体系,如发表多少文章,出版多少刊物,有多少人在国外大会发言,有多少专家来访等等。通过与其他国际合作中心建立网络关系,可以更多地了解有哪些基金地资助和支持。各在华合作中心纷纷提出建议:一是希望获得更多的基金支持,二是增加在国内和国外培训的机会;三是增加国外考察和学习的机会,以便进一步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卫生服务方面新的进展;四是能有更多方面的政策和技术支持,更多的交流机会等。
    随后,Salmela博士详细介绍了WHO合作中心申请程序和电子化管理系统;丁保国处长提出促进WHO在华合作中心发展的工作设想;来自广东和上海的合作中心代表分别作了经验介绍。
    与会代表积极发言,就合作中心续任程序、WHO合作中心网站建立、合作中心可持续发展机制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看法和建议。


附件:
1. WHO合作中心简明参考资料


2. 关于加强WHO在华合作中心作用地行动计划2008~2010(草稿)




科教办 沈武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