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发布第二期国家合作战略。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政府首个中国国家合作战略(CCS) 是2004年至2008年。本次CCS为2008年-2013年。
国家合作战略呈现了在未来五年内WHO 与中国在卫生优先领域合作的共同设想。其核心是:支持国家加强卫生系统的努力,以达到与健康有关的千年发展口标,降低非传染病及相关疾病的高负担,并解决新出现的公共卫生威胁。
一、国家合作战略的主要内容:
1、战略优先领域4个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合作战略(CCs )以中国政府到2020年使全民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目标、世界卫生组织中期战略规划目标(MTSPSO)以及实现联合国与卫生相关的千年发展目标(MDGs)等为主要基础。经过与卫生部、联合国机构、双边和多边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发展合作伙伴的深入商谈,最终确定围绕4个战略优先领域。
第一通过实施卫生系统改革使全民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来实现卫生系统的发展,其中包括提高卫生财政支出、改善卫生服务、发展卫生人力资源、增加药品的供应、可及性和合理用药,开展中医药研究和临床试验,确保中药的质量和标准,以及实脸室质量和安全。
第二个战略优先领城是实现与卫生相关的千年发展目标(MDGs)。包括六个方面:
l)支持减贫,特别是在医疗卫生系统中提高可负担的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2)促进男女平等的更具体、更具针对性的的干预措施;
3)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妇女健康状况。可通过加强疫苗可预防性疾病防治、扩大免疫规划、儿童生存、儿童综合治疗、利用围产期及新生儿护理基本服务包改善生殖健康及改进妇幼卫生监测数据等获得实现;
4)防治艾滋病,特别是艾滋病的自愿检测和咨询、治疗和关怀、监测和预防;
5)防治结核病,特别是耐药结核,流动人口结核病的防控和结核/艾滋病合并感染;
6)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注水质和安全饮用水质量,支持跨部门间环境保护政策,以使环境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减至最小。
第三个战略优先领域是减少非传染性疾病的高负担和相关死亡率。主要涉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与控烟。
第四个优先领域是解决新发公共卫生威胁。这包括: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的监测与应对、食品和药品安全、气候变化以及环境卫生威胁。
2、战略合作的方法
落实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合作战略的战略方法包括提供如下支持:
1) 利用国际标准和惯例来制订和执行国家卫生框架;
2) 就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开展国际问合作、研究与交流;
3) 提供有据可循的政策建议和技术支持;推动提供基本医疗卫生干预手段并提高全面可及性;
4) 加强卫生人力资源;
5) 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
6) 加强评价、评估和监测体系。
3、实施方案
1) WHO和中国政府将联合制订合作战略活动预算及资源动员战略,以提供经费支持。
2) WHO和中国政府还将致力于加强不同部委、机构以及发展伙伴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3) 国家合作战略监测和评估框架中包括在项目第二和第四年的两次中期评估,以及项目完成时一个独立的项目最终评估。
二、分析
1、与2004—2008 年的第一次战略议程的比较
1) 加大了对新发公共卫生威胁的支持
与2004—2008 年的第一次战略议程相比,此次合作战略议程(2008—2013年)更加强调卫生部所代表的国家在卫生系统发展的战略重要性,并加大对其他关键领域的支持,包括新发公共卫生威胁,非传染性疾病,食品和药品安全,环境卫生,妇女和儿童健康,以及弱势群体的综合问题,性别平等,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交流及总结等。
2)减少了对艾滋、疟疾和肺传核的支持
WHO对某些中国自己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的领域,或巳有其他伙伴已经给予支特的领城,适当减轻了支持力度,如疫苗可预防性疾病,肺结核,艾滋病和疟疾等。对于这些领域,WHO将根据政府的要求,在双方共同确认的特定领域内提供支持。
3)、战略议程中与输血直接相关的不多
在战略议程中提及血液安全的很少,只在第2 章:国家卫生的发展和挑战:第5节、第3小节艾滋病中提到“针对血液传播,政府已采取行动杜绝非法采血和买卖血产品,限制高危人群献血,加强血产品的采集、生产、管理和使用中的安全性。现在已相对很少报告经血感染的艾滋病例,但血液安全仍需加强”。因此,单从大纲中的条款直接获得项目难度较大。
2、相关领域中有可能涉及我单位的项目
1)与血液安全的爱滋及其它传染性疾病的检测
虽然支持力度减小,但此项仍为我单位与战略议程中最接近的一项。可从提高检测灵敏度,新检测方法与试剂的研发,以及相关传染性疾病的输血风险评估等方面入手。
2) 申请写与输血相关的标准
尽管WHO支助的建立相关标准和法规主要是戒烟、妇婴权益保护等,但输血相关的标准在我国较少。可做尝试。
3) 卫生实验室质量
战略中提到“实验室服务为多种疾病项目提供支特,为公共卫生、临床服务和非传染病干预方面的决策提供关键信息。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财力和人力资源不足、管理不善、质量标准不高、生物安全亟待加强等;这都导致服务质量不高和生物安全存在隐患。……虽然采用高质量标准仍存在困难,但它对良好实验室操作至关重要”。我单位在五年前便开始做WHO输血实验室血型血清学全国的室间质评项目WHO-NEQAS,此项目进一步完善后可申请WHO支助。
4)卫生人力资源
战略中提到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原文的背景分析如下;“改善卫生人力资源方面的重要挑战包括:改善卫生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提高能力和技术资质;使全国卫生人员分布更平衡以及让卫生服务不同专业之间更合理、平衡。过去几十年里,政府将提高受过2-6年专业培训卫生人员的质量和技术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但能力问题仍旧存在:47 %的卫生专业人员仅具有中专学厉,仅有14%的卫生专业人员具有学士或以上学位41。此外,合格专业人员在全国的分布也不均匀42。与其它许多国家相似,贫困农村地区很难吸引和留住合格的医务人员43。实行经济改革后,许多经验丰富的卫生专业人员流向城市医院和工资较高地区的诊所。这极大地妨碍了向农村偏远地区提供高质量的基本卫生服务。中国还是为数不多的医生数量多于护士的国家之一。2007年,中国每万人口有15.6 名医生和11.7 名护士(新加坡为每万人口有15.0 名医生和44.0名护士;韩国为每万人口有19.4 名医生和38.2 名护士)44。相对较高的医生护士比让人们质疑,在人员培训和部署方面的公共资金投人是否使卫生服务具有了最佳的成本效益性。”
因此本单位的各类业务培训项目应该是可申请范围。
三、在华各合作中心2006年年报告分析
1) 支助经费额度
最高不超过5万美元,一般在1、2万美元。计划外项目多于计划内项目。
2) 支助范围
一般以普及型技术,群体调查,教育项目为主。理论性研究较少。
3) 合作中心中做的较有特色与较好的单位
WHO人类生殖健康研究合作中心(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WHO资助的英文写作班,共举办了3期,60多人次的专业人员参加了培训,为其成果在国外发表提供了便利。此外,还一直积极开展各类国际培训活动,上世纪90年代的蒙古培训班20,为期3个月的朝鲜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项目培训班,2001、2002年先后举办的第一、二届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研究培训班、2003年印尼计划生育科研和管理培训班,2005、2006年孟加拉国代表团、泰国代表团、印尼代表团等项目培训,为中国、亚洲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WHO蠕虫病研究合作中心(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获得WP/WHO和卫生部1992/1993年、1994/1995年、2000/2001年、2002/2003年和2004/2005年的卫生技术合作项目的批准,共获28.2万美元资助,完成了“改进土壤传播蠕虫病控制”、“血吸虫病预防药物及快速免疫诊断技术应用的研究”、“控制肠道寄生虫病新药的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和培训内容。“中心”还获得WHO/TDR、WHO/WPRO的项目资助,开展了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
WHOCC 常委委员会秘书长 朱自严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