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一期“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培训班”在沪举行
2016年3月9日,由上海市血液中心(中国输血协会血液质量管理工作委员会挂靠单位)主办的2016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培训班”在沪举行,来自全国24个省区市、60家采供血机构的163位学员参加本次培训。
在简短的开幕式上,上海市血液中心主任陆韬宏对远道而来的同道表示热烈欢迎。陆主任指出,采供血工作是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血液的质量是采供血工作的生命线,社会对血液质量的要求就是安全、有效。而加强血液质量和安全的核心是要强化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为了切实保障我国的血液安全,国家对血液质量管理规范日趋重视,近两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持续加强监管力度,2015年组织对全国采供血机构进行督导检查;陆续修订保障血液安全的法规和技术规程,如《血站管理办法》、《血站技术操作规程》等,使内容更适应当前血液管理工作要求和采供血机构的实际运作,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培训班》自2002年开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了24期,接受学员2000余人次,为国内同行交流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平台。每一期培训班从课程设计和教师安排都兼顾采供血质量管理发展的形势、热点、新问题以及同行反馈的建议,针对性地更新和调整授课内容,本期培训班就特别增加对2015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的解读。希望通过培训班这个交流平台,互助共享,形成双向、多向的交流和探讨,把讲质量和重安全变成采供血行业的本能和习惯,促进采供血机构输血质量管理的共同发展。
本次培训班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顾问王憬惺、上海输血研究所所长钱开诚、上海市血液中心副主任沈行峰、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检验科主任葛红卫、上海市血液中心质量与法规部部长徐忠、副部长徐蓓等具有丰富血站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实践经验的业内专家为学员授课,培训内容涉及质量与组织管理、输血新理念对血站业务影响、输血风险及其规避对策、血站实验室质量控制及新版规程核酸部分解读、血液冷链管理、血站生物安全管理等。
质量与法规部 徐雪瑾 报道 徐 忠 审稿
中心办公室 张瑜玲 摄影
陆韬宏主任致开幕词
培训班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