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明当选中国输血协会理事长
2016年11月11日,中国输血协会(Chinese Society of Blood Transfusion, CSBT)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大会进行了换届改选。上海市血液中心朱永明当选为新一届(第七届)中国输血协会理事长。孙绍忠、付涌水、郭永建、戴苏娜、杨文玲、叶世辉、胡丽华、杨汇川、王东根当选为副理事长,戴苏娜当选秘书长(兼) 。刘江当选为监事长。
中国输血协会成立于1988年10月,是我国采供血和临床输血领域目前唯一的全国性学术和行业性组织,业务主管部门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朱永明简介
朱永明现任上海市血液中心党委书记、世界卫生组织输血合作中心主任,主要社会和专业兼职有国家血液标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亚洲输血医学协会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检验系、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客座教授等。朱永明曾任上海市血液中心主任(2001.4-2015.2),并曾兼任国际输血协会(ISBT)资深副主席、国际血液安全委员会(ICBS) 理事、美国血库学会(AABB)国际行动委员会委员、国际血站信息通用标准理事会(ICCBBA) 理事、中国输血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医学会输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输血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莱士血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血液技术公司董事长、上海输血技术公司董事长等国内外主要输血相关组织和机构的职务。
朱永明从事血液管理工作近二十载。他始终对血液事业充满热情,勤勉耕耘,积极创新。在他的带领和感召下,中心职工发扬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在高标准做好采供血主业的同时,不断提升科研、教育能力,努力提升行业服务和国际支援能力,成绩卓著。2015年上海市血液中心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并连续五届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朱永明个人曾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中国输血协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以赤子之心推进血液质量工作】
血液质量是血液工作的生命线,关乎千千万万输血患者的健康安全。技术进步是保障血液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朱永明带领上海市血液中心于2004年在全国率先尝试对单采血小板进行微生物检测,并于2015年实现100%检测;2002年在全国率先尝试对血液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并于2011年成为全国首个全区域核酸100%常规检测的省(直辖市)。上海还于2006年率先建成覆盖省级区域所有血站和血液管理机构的统一信息管理系统,于2010年率先实现省级区域所有血站血液的集中化检测。
朱永明作为中国输血协会血液质量管理工作委员会(血质委)主任委员,带领委员单位集思广益,努力提高全国血液质量管理和血液安全水平。对“从血管到血管”(从献血者到受血者)的整个输血链的监测是血液质量的有效保证,2003年,朱永明在国内率先提出要建立血液安全监测(HV)体系。2013年他指导血质委制定了《血液安全监测指南》和《假反应性献血者再归队指南》,并于2015年进行了修订。血质委从2003年起与上海市血液中心联合举办“全国血液质量管理培训班”,迄今已连续举办了25期,参加培训的学员逾2217人次。2014年在首届中国输血协会质量管理奖评选的两轮无记名投票中,朱永明以首轮全票、次轮最高票获奖。
【以前瞻眼光推动国内国际交流】
多年来,朱永明以前瞻性的眼光不懈推动上海市血液中心与国内外输血界在业务、科研和教育培训方面的交流合作,促进国内及周边区域的输血安全,同时也提升了中国输血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2001年11月,上海市血液中心成功主办了国际输血协会(ISBT)第八届亚太地区大会,这是第一次由中国人实际担纲承办的国际性输血大会。2002年至2006年,朱永明担任了ISBT资深副主席,在此期间他提议并协助越南卫生当局、澳门卫生当局赢得了第18届亚太地区会议(2007)、第30届全球会议(2008)的主办权;提议以已故ISBT秘书长Harold Gunson的名字命名设立的奖学金,专门用于资助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青年科学家参加ISBT全球和地区会议。
2006年,朱永明以独到的洞察力,提出了创办“全国血站站长研修班”(站长班)的设想。经过两年的奔波、联络和协商,由上海市血液中心、中国输血协会、美国AABB等联合主办的站长班于2008年正式开班(国际输血协会ISBT于2011年加入主办),迄今已连续八年举办了九期,免费为全国培训了400余名采供血及相关机构的管理者。站长班的课程设置、教育方式、管理制度,受到了教师、学员、相关单位和各级部门的高度赞誉,已成为我国采供血系统教育培训的一个知名品牌。
上海市血液中心作为世界卫生组织输血合作中心(WHOCC BTS),努力服务世卫组织的目标,推广WHO血液安全战略。2003年到2006年间,中心引进了WHO“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和“质量管理”两套远程教材,此后又翻译、出版了WHO教材、指南、备忘录、决议等数十余种(次),这些材料都成为了我国采供血行业人员资格培训、质量体系建设等等基础性文献。
2004年6月14日,由WHO、ISBT等四个国际组织联合发起的世界献血者日WBDD活动成功在全球许多国家成功举办,11月朱永明代表ISBT参加了发起组织对活动的总结和评估会,会议一致同意应该向世界卫生大会WHA提议将WBDD设立为一年一度的全球性节日,2005年5月,提议被世界卫生大会接受(WHA58.13号决议)。2015年6月14日,WBDD全球主会场活动首次在中国举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无偿献血及血液安全上的成就。
自2001年起,上海市血液中心开展了全国血型血清学室间质评及培训项目,2011年又开展了中国国际输血感染预防和控制项目(CITIC),这些项目在自愿的基础上,对血型和传染病检测实验室提供高标准对室间质量评价、人员培训、能力提升服务.
2007年,上海市血液中心牵头建立中国稀有血型库项目,在国内的不同地区,包括不同少数民族中开展了稀有血型筛查,筛选总人次超过150万,极大地缓解了临床稀有血型血液供应的难题。2016年8月,由上海市血液中心提议、与蒙古国血液中心联合主办对的"亚洲稀有血型研讨会"在乌兰巴托举行,会议对促进亚洲地区稀有血型的信息、技术、血液交流,建立经常性合作机制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上海市血液中心还应相关国家的要求,为蒙古、越南、东帝汶等国家的学员定制和举办了多期管理和技术培训班。
【以满腔热血投身社会公益事业】
朱永明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率先垂范。多年来他坚持参加无偿献血,累计献血12000多毫升,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上海市无偿献血白玉兰奖”。此外,由于他对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制度化建设和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荣获了“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中心办公室 林俊杰 信息管理部 方漪 摄影/采供血部 谢东甫 孟妍 撰稿
上图:会议现场
上图:正副理事长、正副监事长
上图:向协会老领导致敬
上图:就职演说
上图:荣获五一劳动奖章
上图:2014年中国输血协会质量管理奖颁奖仪式
上图:工作场景
上图:上海主办2015年“世界献血者日”全球主会场活动,主办国交接会旗
上图:倡议举办WHO全国血液安全预警咨询会议
上图:第九期血站站长研修班合影
上图:积极参加无偿献血
上图:参与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