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4日

全国采供血机构信息化建设与血液安全研讨会简讯


为进一步加强血站系统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2009年5月14日中国输血协会在江苏省徐州市召开了“全国采供血机构信息化建设与血液安全研讨会”。会议上卫生部信息中心和七家血液中心做了开展信息化工作的交流报告。
卫生部信息统计中心胡建平主任做了“采供血机构信息数据源规范建设的思路”的报告。报告中提到第二阶段的建设存在纵向分割流程不规范、孤岛现象、信息标准理论研究薄弱、资源投入不足等问题。同时提出第三阶段应该建立以人为核心的思想。
北京市血液中心高东英副主任“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首都血液安全与应急保障”的报告提出北京的信息化过程中取得了全市献血者数据共享,对献血者数据进行实时传送、开通献血预约网页、稀有血型献血者管理、血液信息双向追溯、用血医院实现网上血液预订、医院库存与采供血单位联网、统一全市血液品种代码及血液信息系统应急管理方案的成果。
徐州市血液中心毕星秀站长作了题为“不断创新 强化管理 坚持无偿献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成都市血液中心王乃红主任做了“数字化血液中心模式初探”的报告。成都建立了内网平台和外网平台。内网平台分为血液管理系统(唐山现代)、财务电算化(唐山现代)、中心大楼智能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在建)和后勤保障配送系统(拟建)。外部广域网平台分为中心互联网系统、区县血库联网系统和市级医院联网系统(拟建)。 浙江省血液中心孟中华主任做了“浙江省血液信息化简介”,交流了ISBT128、基于浙江移动骨干网络的血液信息专网、层次化数据库和信息安全与数据共享等经验。
安徽省血液中心冯书礼主任做了“安徽省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体会”,做了安徽信息化经验交流。提出安徽利用信息化实现了效益和功能的提高,体现在自动识别和控制:全省区域内,不同部门间对不宜献血者的屏蔽;信息共享:不同地区、部门间献血者信息/血液库存信息质量信息等;资源共享:血液资源调配/稀有血型库;实时监控:献血者/质量过程的跟踪和监控;在线服务:在线调配审批,预约献血/投诉,献血信息查询/库存信息查询等。
江苏省血液中心梁文飚同志作了“江苏省血液预警系统研究”。血液预警是一系列覆盖整个输血链的所有环节,旨在收集和评价质量性使用血液成分中产生的意外或者不良反应,预防此类事件发生和复发的监控程序。血液预警的主要内容是献血者和受血者的献血和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控;血液产品的质量确认(过程控制和差错控制);献血者和受血者的流行病学追踪;紧急危险评估、干预和决策支持。
福建省血液中心王鸿捷副主任做了“血站信息化建设思考与认识”的交流报告。


信息管理部 高瑜
2009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