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Albert Farrugia博士来沪举行“血液成分的范例需要新思路’的专题讲座
为了搭建国内外输血领域的交流平台,探讨双方关心的话题,澳大利亚西澳洲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堪培拉大学教授、澳大利亚血浆蛋白治疗委员会全球发展资深主任Albert Farrugia博士应邀于2010年5月26日下午在上海市血液中心举行为时2小时的讲座,内容包括临床输血成分治疗的经验以及对于这些经验的反思和新的理念。中心115人参加讲座。
Albert Farrugia博士在输血领域具有丰富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的经验。Albert Farrugia博士从输血历史起源\发展开始,描述了输血\成分输血的常识或范例,如何形成,目前血液成分红细胞浓缩液\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制品在使用中对于某些病人的临床研究报告和结论,含血浆的红细胞优于不含血浆的红细胞;储存时间短优于时间长;虽然它在理论上可修复受损害的内皮细胞,新鲜冰冻血浆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其优点;血小板制品输注剂量和出血改善关系不明确;输血供者,尤其女性,可能有铁离子不足,需要补铁。对于这些报道的反思,得出了对于成分治疗的常规宜进行修改的建议结论。
最后,Farrugia博士做本次讲座总结:
• 全血需要再次成为制品
• 非临床上的好处不应该妨碍对病人的供应
• 循证医学的资源应该用于输血医学
• 血浆成分分离应该由成分制备的机构出于该目的而采集
• 安全考虑应该关注实际的议题
• 静脉到静脉意味着对于整个输血链的疏忽
• 在血液制品的保存和方法的研究可能比病毒、TRALI等的研究更有应用价值等
课后,Farrugia博士一一回答了中心员工的提问。
讲座结束后,上海市血液中心主任朱永明向Farrugia博士表示感谢,并陪同Albert Farrugia参观了血小板单采室,中心副主任钱开诚陪同参观。
本次讲座的内容反映了输血领域的一些新观点和争议议题,为输血领域的工作人员拓展了思路。
免疫血液学红细胞血型学科 杨颖 撰稿 科教办 马庆摄影
Albert博士在讲课
中心主任朱永明与Albert博士在交谈
中心主任朱永明与Albert博士在交谈
Albert博士参观单采室
Albert博士与海宝合影
中心主任朱永明等与Albert博士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