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党办按语:
为向社会展示中心职工爱岗敬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的精神风貌,中心在今年4月底向全国首份无偿献血杂志《健康必读》提供相关报道并于2010年6月刊登,转载如下:
心系患者奉献爱心 爱岗敬业血热情浓
——上海市血液中心职工全力以赴助世博
位于上海市虹桥路的上海市血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集血液采集、制备、供应、科研及教学于一体的采供血服务机构,为全市160余家医疗单位提供临床用血。2008至2009年,中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实现“四个确保”目标任务,为推进本市自愿无偿献血工作保驾护航行取得显著成效,为上海市卫生事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为积极有序筹办2010年世博会、为全面完成上海市重大工程、重点实事工作等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主要事迹如下。
一、 投身公益事业,展示血液工作者风采
1、率先垂范献血,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中心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奋发有为作表率”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各项工作中起到了积极带头作用,得到了广大职工的好评。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党员干部率先捋袖献血,营造了团结、奋进、和谐、奉献的氛围。
在中心党员干部的坚持自愿无偿献血的感召下,无补贴、无休假,卷起袖子献血,站起身来工作早已成为血液中心职工的自觉行为。据统计,2008年中心有职工438名,健康适龄献血185人,117位职工献血487单位(人均献血1.11单位,折算献血量97400毫升);2009年共有职工445名,健康适龄献血219人,158名职工献血635单位(人均献血1.43单位,折算献血量127000毫升)。2009年建党纪念日开展迎“七一无偿献血”活动,6月15日至7月31日,60位职工献血164单位,职工献血率比2008年同期增长352%。
2008年底,有9名职工荣获2006-200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特别促进奖及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银、铜奖,62名职工荣获2006-2007年度上海市无偿献血纪念奖。
2、整合社会资源,推动无偿献血宣传工作。
为更好向社会推广无偿献血理念,中心于2003年组建的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至今志愿服务时间近30000小时。志愿队于2007年8月荣获上海市志愿者先进集体奖、2007年和2008年均被评为上海市教卫系统精神文明“十佳”好事。
2009年,中心以世博为契机,加强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总队建设,调整组织构架,完善各项制度,开展志愿者工作。举办多次志愿者宣传服务活动,并在献血宣传活动中融入志愿者元素,向社会展示志愿者风采。
两年来,中心职工既是无偿献血的实践者,又是无偿献血的宣传者、精神文明的示范者。中心成立员工志愿者分队,围绕 “迎奥运”、“迎世博”等主题开展了系列无偿献血及宣传活动,如,开展“迎世博学双语”募集外籍献血者活动,职工利用每日中午休息时间为成分献血者提供关爱服务、职工放弃节假日休息,到一线采血点向市民宣传血液相关知识、招募献血者,为推广无偿献血理念、构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中心于2009年10月还携手上海市志愿者协会、SMG广播新闻中心举行“情系世博 爱心守望——迎世博200天 无偿献血志愿者特别行动”,正式成立首批12支无偿献血志愿者团体分队,为世博会期间的血液保障工作奠定了基础,荣获由市文明委表彰命名的“迎世博志愿服务贡献奖”。
二、成分血年采集量突破12000万,为世博会备血奠定基础
1、成分献血宣传力求多渠道。
2009年,中心发扬团队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开发社会资源,拓宽宣传和招募途径,通过电话、短信、网络媒体以及团体招募等多种形式,加强成分献血宣传和招募。
成分献血宣传方面,除了保持与传统媒体的合作,还发掘了《Frensh》、《大众皆喜》、《上海台商》、《财富人物》等不同受益面的杂志大幅刊登成分献血者相关报道和宣传内容,并通过“阿庆讲故事”将成分献血内容融入故事进行宣传。
小小的一张维络卡,就能点击爱心的火花。中心于2009年5月与维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在其旗下品牌维络城电子信息终端上投放成分献血报名信息,迄今为止已有近万人次热心公益的维络城会员通过维络城电子信息终端了解并参与到成分献血。
2、成分献血宣传招募工作成效显著。
随着上海临床用血量的日益骤增,单采血小板的实际采血量与临床需求量之间存在很大缺口,为了能够让更多的患者及时输入安全有效的血液成分制品,2009年,中心制定了年募集量要达12000单位的目标,这个数字相比2008年的5600单位足足翻了一倍还多。实现这个目标困难重重,但中心干部职工群策群力,发扬团队精神,全面开发社会资源,拓宽宣传和招募途径,通过电话、短信、网络媒体以及团体招募等多种形式,加强成分献血宣传和招募,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2009年与2008年同期相比,成分献血新增人数增幅达170.74%,募集的成分献血者人数以每月500人数递增。在中心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2009年底突破了募集12000治疗量单采血小板的目标,为满足全市临床病患成分用血需求,为构建和谐上海做出了积极贡献,并为世博会备血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1、迎难而上,确保临床用血需求和安全。
为了保证血液安全,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发了血液管理信息网络,实现全市实时联网。该项工程统一了全市采供血和血液管理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规程,杜绝频繁、冒名献血,有效提高血液质量和安全,对国内血站的信息系统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的服务和保障能力,提高本市临床用血安全,中心还率先在全国实现省级血液集中化检测,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用血安全,使上海的血液保障和应急保障能力上了一个台阶。
2、业务领先,打造一流软实力。
中心始终围绕建成具有国内带动力和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采供血机构发展目标,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在全国采供血机构中采供血量、服务质量、科研水平等主要指标位于领先地位。中心作为卫生部的智囊团承担着全国采供血业务顾问工作,在“5.12抗震救灾”和“奥运备血”过程中,参与卫生部制定多项“应急预案”和紧急应对措施。
中心多年来还履行世界卫生组织输血合作中心的职责、承担输血教学重任,三年来曾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3项(国家级项目12项,市级项目1项);举办各类培训班、学习班28期、接收各地的学员约1702人次,学员满意率达95%以上;举办三期《全国血站站长研修班》,已培训全国各省市血站领导113位。
在硬件建设方面,2009年7月10日中心启用全新的成分献血室,是目前全国最大并拥有最人性化服务的成分献血室之一。此外,中心还能直观地为青少年展示血液采集、检测、成分分离、保存等流程及国家配型实验室和骨髓捐献配型实验室,场馆面积5000平方米。
作为守护生命、传递希望的血液工作者,中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的需求为第一选择,积极倡导广大职工做无偿献血的实践者、传播者和示范者。中心将继续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保障血液安全”为己任,为创建文明城市、为世博期间备血及推进上海市无偿献血工作保驾护航。
上海市血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