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站长研修班》的课程模块4.2《血液采集和发放》由上海市血液中心副主任邹峥嵘撰稿,上海市血液中心血液部部长张晰讲授。
张晰部长曾从事红细胞保存添加液和血小板保存研究及血站质量控制工作。现任上海市血液中心血液部部长,负责包括献血者招募、血液采集、血液成分分离、血液检测、医院供血和临床输血服务等采供血全过程的业务管理工作,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她还负责组织血液检测新技术的评估和推广,继续教育国家Ⅰ类学分项目——临床输血培训班,并参与卫生部《血液运输标准》的制订工作。
血液采集是保证血液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张部长从血液采集策划,资源配置要求,献血者选择,血液采集,血液采集后续过程五个部分阐述了血液采集这个主题。
血液采集策划主要是针对献血活动及团体无偿献血,还包括外部献血场所的评估,当日血液采集数量的估算,采血器材的准备,人员的准备等元素。献血服务是招募新献血者和保留固定献血者的重要因素,包括人员、设施、设备、物料、环境、规程等,特别是采供血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刻不容缓,因为她们的专业与否直接影响了献血者对献血的态度。她还逐条介绍了献血者健康征询的条款,对一些有争议的条款作了详细的解释和讨论,结合国外的政策,对如何淘汰献血者给出了一些建议。引入客户服务的理念和机制,在关注血液安全的同时,更应关注献血者的健康和安全。
张部长从采血前准备,采血操作,血液检测标本留样,献血后护理和告知,献血不良反应及处理,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置几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采血操作。采血后续过程还包括检验和包装,储存和血液运输,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置,这些也十分重要,特别是整个过程中都不能忽略冷链储存要求。
血液发放是连接患者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张部长从质量控制、血液交付、应急处置三部分讲述了血液发放这个环节。
血液发放的目标是向临床提供充足、安全的血液制品。质量控制包括血液安全风险和保障血液安全,主要有物流控制和信息流控制两种质量控制手段。还对如何进行应急锁定,开展应急处置作了案例分析,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思路。
上海市血液中心的献血活动策划搞得较为出色,张部长作为组织策划者和负责人,趁此机会和大家交流了包括 6.14庆祝活动、国际红十字日、高校献血活动等主题活动的一些经验。
由于上海市血液中心邹主任的临时出访,张部长临危授命担任授课老师,但她长期从事血液管理工作,经验丰富,授课十分精彩,出色完成了这项紧急任务。
上海市血液中心血液部张晰部长授课
上海市血液中心副主任沈行峰为张晰部长颁发感谢状
聂晓绚撰稿
200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