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血液学是一门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临床输血紧密相关。免疫血液学领域的研究内容涉及面广,与血液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学科交叉。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全面进入分子水平,以免疫血液学为基础的“分子免疫血液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经诞生。
本教学全面地、高度精炼地介绍了免疫血液学的主要内容、方法学、以及最新研究成果。还介绍了免疫血液学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在临床输血领域中的应用。课程内容大致分为免疫血液学基础理论、人类血型及其应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三部分。
在基础理论部分,首先介绍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以及抗原和抗体及其相互作用。由于免疫血液学部分内容和遗传学密切相关,所以介绍了遗传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在孟德尔遗传学中,介绍了细胞的结构,染色体,细胞分裂,显性和隐性基因,表型和基因型,以及孟德尔遗传法则。在分子遗传学中,介绍了DNA,基因结构,遗传密码,基因转录和蛋白质合成,以及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群体遗传学的内容包括人类血液成分的遗传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哈迪-温伯格平衡,以及血型的群体分布。此外,还介绍了生物医学历史上最大的研究课题“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和主要研究成果,这为进一步介绍“分子免疫血液学”奠定了基础。
在人类血型部分,介绍了人类血液成分的遗传多态性,即广义上的血型。根据血型抗原所在的血液成分,分别介绍红细胞血型系统,人类白细胞血型HLA抗原系统,粒细胞血型HNA抗原系统,血小板HPA抗原系统,以及血清蛋白型。在红细胞血型中,主要介绍与临床输血关系最密切的ABO血型和Rh血型,以及这两个血型系统的分子基础。
人类血型实际应用的内容包括:红细胞血型鉴定,输血前交叉配型试验,红细胞血型抗体检测等;由于母子血型不合妊娠产生的新上儿免疫性疾病;新生儿溶血病及其产前诊断;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器官移植中的组织配型;骨髓移植供者库和脐带血库中的HLA分型;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供者库的建立;血型标记在个体识别中的应用;血型在人类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免疫血液学技术部分,首先介绍了血型血清学基本技术,包括红细胞凝集反应和抗人球蛋白试验。然后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重组DNA和分子克隆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血型基因DNA分型技术,以及血型基因分型的实际应用。
为便于学员掌握教学内容或进一步深造,本课程还提供了参考资料,课堂测验和考试题目及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