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了许多便利,也为我们工作和管理带来了效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深入到各个领域,采供血机构也比例外。
血站使用计算机对采供血过程的控制,始于60年代的欧洲。最初计算机在采供血机构应用非常简单,有的甚至是单机系统,后来逐渐发展成多用户系统,网络系统。70年代在美国首先在血站管理中使用条形码。条形码的应用使血袋与信息的关联的正确性,操作的便利性和效率大为提高。
我国的计算机用于血站管理始于80年代,至今也有二十几年的历史。卫生部制定最近颁布的《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更是明确了血站必须采用计算机对采供血过程进行管理。
血站采用计算机管理不仅仅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准确性,而是提高了管理的规范性和采供血流程的可控性,减少人为因素,减少差错,提供了血液的可追溯性的手段,使管理更科学,从而使血液的安全性和质量得以提高。
血站建立信息系统是一个大工程,投入大,但如何规划,实施和建设,如何确保系统可靠运行,如何建设一个数据规范的信息系统,这是我们探讨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对血站今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如集中检测,地区联网,必须以信息系统为基础。
本课程针对血站在建立信息系统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编码问题,数据库安全问题,运行维护,地区联网等进行讲解和探讨。
信息管理部 励修楣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