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

第六期血站站长研修班――《免疫血液学》课程


第六期血站站长研修班——《免疫血液学》课程

    2012年11月22日,上海市血液中心输血研究所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输血协会稀有血型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输血协会专家组成员朱自严教授为第六期《血站站长研修班》学员们讲授了《免疫血液学》课程,上海市血液中心科研办公室主任沈武担任课程主持人。
    动物红细胞和血型究竟是怎样的?人类红细胞和血型和动物比较有什么特点?朱自严教授的课程从这个饶有兴趣的问题开始。人类红细胞血型目前有32个血型系统,从发现ABO血型的兰德斯坦纳富有魅力的传奇人生开始讲述,将枯燥的血型专业知识讲得引人入胜。
    ABO正反定型看似简单,但从遗传,到分子基础,到检测技术存在许多常常被专业工作者忽略的基础知识。人的血型会变化吗?O型的父母如何生出A型的孩子?不了解一些专业的基础知识就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因此,即使表面看上去非常简单的专业技术问题,也需要有经过严格培养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或把关。Rh血型本身十分复杂,大概有250种等位基因,要对专业人员讲清楚Rh抗原和免疫特点都十分困难,但朱教授用了很短的时间把这个问题讲的十分清楚。对于目前关心的一些问题如Rh阴性个体输Rh阳性血的问题、对Del定性的问题做了着重对介绍。同时朱教授介绍了南京最近对一例Rh阴性并产生抗体的患者,使用Rh阳性血液成功救治的案例。在课间休息时许多学员对这一案例非常感兴趣,提出来许多具体的问题,朱教授都一一做了解答。
    下半场,朱教授讲授了其它血型知识,包括HLA和血小板血型问题。基于HLA血型的“科学婚配”理论,引起学员阵阵笑声。伴随着笑声,学员对HLA血型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LA血型和许多疾病相关,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甚至HIV。HLA在器官移植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在亲子鉴定上也有重要的应用。
    血小板血型的应用面也很广,特别是血小板输注无效是临床血小板输注十分重要的问题,朱教授介绍了血小板配型的概念。同时,对于每一个血站都会遇到的Rh阴性患者如何使用血小板制品的问题,做了明确的回答。虽然血小板本身无Rh抗原,由于血小板中可能混有红细胞,对无生育史的妇女慎用Rh阳性血小板。在这里可能有更为恰当的提法:对有生育能力的,未被RhD抗原免疫的女性慎用Rh阳性血小板。
    朱教授还对实验室检测方法做了简单的介绍。免疫血液学实验绝大多数都基于血凝试验,试管法又是其中最可靠、最经典的方法,是金标准。朱教授对其它实验方法进行了逐一的介绍和点评,其中对自动化检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讲评和关键控制点介绍。
    本课程形式活泼新颖,让学员既学到了知识又印象深刻,开拓了学员视野,对免疫血液学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血型检测中心 向东 撰稿 社会事务科 张兰? 摄影 

朱自严教授授课

上海市血液中心科教办主任沈武向朱自严教授颁发感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