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14日,上海美国中学(Shanghai American School)在学校内举办了一次大型的游园会,参加对象是学生、家长、教职员工等,在活动现场有宣传海报指引参加游园会的朋友们捐献热血,上午10点左右,1号流动献血车已经驶入位于闵行区诸翟镇的上海美国中学。上海市血液中心派出了强大的工作小组,其中来自血液中心研究所的杨颖老师担任体检医生,来自采血室的护士各就各位,来自研究所、社会事务科、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志愿宣传服务队的其他工作人员主动宣传。各位工作人员用流利的英语口语与献血适龄人员交流,宣传动员他们参加无偿献血。
在工作人员刚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后,迎来了第一位献血者James,来自加拿大的James先生是学校的教师,他说:“前些天就知道献血车要来,我就准备好了,今天捐献400ml。”
陆续地,有五位学生家长捐献了热血。Wang女士是上一次活动组织者Eric的母亲,她也是学校的行政人员,受了孩子的影响,Wang女士第一次捐血200ml。Charles先生捐献了400ml热血,整个过程他的夫人和孩子都在身边陪同,可爱的小Charles为父亲勇敢的举动连声叫好。身穿红色T-shirt的Peter先生一来到献血现场,所有参加上次活动的工作人员都认出了Peter先生,风趣幽默的Peter先生又一次快乐捐血400ml,他更笑称自己是“东方红”。王立新女士是第三次献血,今天也捐献了200ml热血。腼腆的学生家长Anthony也捐献热血400ml。
美国中学的保安部有五位同志捋袖捐血,其中吴冬艳同志和王军同志分别献血4次和3次,粱红言、郁军卫、沙绍磊等三位同志都是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学校餐厅部的刘永霞捐献了200ml热血,司机Larson捐献了400ml热血。
在工作间隙,一位学生家长走上献血车,她因为在来学校的路上出现一些交通意外而有一些皮外伤,上海市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立即热情地了解情况,为其消毒伤口,并做好必要的伤口保护。
在宣传动员中,很多外国朋友因为身体不适婉言谢绝了参加无偿献血,也有些外国朋友因为没有随身携带有效证件而没有参加捐献,也有外国朋友在体检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小问题而被婉言谢绝。
希望无偿献血的理念深入人心,从娃娃抓起,为今后的无偿献血事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社会事务科
张嘉卿 摄影报道
2006.10.14
杨颖医生为来自加拿大的老师James体检
社会事务科安淑萌(左二)、研究所金晔(右一)、伍晓菲(右二)与活动负责人(左一)确认活动细节
学校里的小志愿者
捐献热血,Charles父子齐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