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

化验室工作小记


      为了配合多采血小板的制备,化验室全体员工主动调整工作时间、重新分配工作任务,自4月16日起,除工作日外双休日、节假日,都有员工投身工作岗位,完成标本的检测工作,保证了多采血小板的及时供应。

生化组――虽然我们年纪大了,但工作热情不输小年轻
      化验室生化组的两位成员是全科室年龄最长的两位老同志,他们两位包揽了初筛及复检的全部ALT检测,面对巨大的工作量,他们的劲头丝毫不输小年轻。杨大明老师尽管还有几个月就要退休了,可他每天坚持提早一个多小时上岗,为全天的工作做好了准备。谢爱珑老师也还有两年就退休了,她每天中午放弃休息时间,一心扑在了实验室中,几乎没有一天是准时下班的。双休日、节假日,他们和大家一起轮流加班,他们说:“我们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酶标组――工作彻底打乱了我们的作息,我们年轻,我们坚持
      由于化验室实验仪器的局限性,限定了每完成一批标本的酶标检测至少需要4个小时,并且只有在全部结束上一批实验的情况下,才能开始进行下一批实验。因此,为了保证每接到一批标本都能及时检测,酶标组成员们的作息时间被彻底打乱,大家像接力赛跑一样,一棒接一棒,一环扣一环,彼此默契配合。面对如此大的工作局面,心态不乱,手脚不乱,稳扎稳打。陈琦患有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但她始终在尽己所能地坚持,晚上吊完点滴,第二天继续上班。酶标组的同志们说:“我们还年轻,我们可以坚持!”

血型组――日班、中班不分家,哪里需要到哪里
      血型组由日班、中班各3位成员组成,特殊时期,血型组彻底打破日班、中班自顾自的局面,互帮互助,默契无间。血型组工作的特点是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相对紧凑,每当其他组有成员请假时,总是由血型组抽调人员顶替上岗,他们个个都是多面手。双休日、节假日加班,血型组的成员们更是成了机动队员,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工作,虽然做的都不是自己平时做惯的工作,但他们总是能沉着应变,虚心请教,顺利完成科室领导布置下来的各项任务。他们说:“我们不计较做多做少,大家是一体的,我们要联手共度难关!”

报告发布人员――我们是最终的把关人,工作到再晚,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报告发布人员共两位,各自承担初筛及复检报告的发布。他们为全天的检测严格把关,每天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工作岗位。奚珏负责复检报告的发布,妻子的预产期是5月1日,可在此之前的每一天,他几乎都要工作到11点才能下班,每天他都很担心独自在家的妻子,可这些都没有影响他做好自己的工作。陈莉英负责初筛报告的发布,她每天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学习复检报告的发布流程。之后的加班,陈莉英挑起了大梁,初检报告加复检报告,复杂的流程没有把她吓倒,她说:“我是最终的把关人,工作到再晚,我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科室主管――妥善安排好人员、协调好各个小组的工作,圆满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
      有一段时间,由于王锋参加卫生部培训,杨军每天8点开始工作,严格监控实验的每一个细小环节,直至全天工作圆满结束。她长时间地投身于工作岗位,放弃了节假日,常常把年幼的儿子独自留在家中,等王锋培训结束,杨军肩上的担子终于轻了一点。王锋每天都陪同报告发布人员直至全部工作结束,随时准备解决突发状况。两位副主任甚至放弃了旅游的机会。他们说:“我们将带领全科室成员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

      高强度的工作使得化验室的仪器设备陆续发生故障,全体成员一致表示:“仪器可以趴下,我们决不趴下!”

 

 

血液部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