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献血小故事
来源: 采供血部发布时间:2007-10-10
作者:
爱心传承
10月1日,曹杨献血点喜气洋洋地迎来了国庆长假的第一天。一大早,工作人员便开始打扫卫生,以整洁的环境、愉快的氛围来迎接忙碌的一天。
上午9:00,裴殿芬女士带着女儿进门来献血,小姑娘稚气地说:“我妈妈,今天来献血救人了!”在女儿的陪同下,裴女士捋袖献血400毫升,并真诚地说:“我女儿还小,因此带她一起来,让她从小感受爱心的高尚。”母亲的无私奉献在女儿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爱的种子,看着母女俩笑容满面地依偎在一起,周围的人都被这场面深深地感染了;在她们的爱心感召下,志愿者王晓燕第二次参加无偿献血,献血200毫升,休息片刻后又开始进行献血招募。
10月3日上午8:20,献血点又迎来了很多献血者,首次参加无偿献血的董飞先生听了我们的热情宣传,对献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随即勇敢而爽气地捋袖献血400毫升,并动情地表示:献血救人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有了今天的献血经历,日后将会定期参加无偿献血;
随后进来的是贾东升先生和妻子及妻舅郑凯,贾先生是一位老献血者,已多次参加无偿献血,今天恰逢他与妻子结婚一周年纪念日,在这特殊的日子里,贾先生在妻子的陪伴下再次奉献爱心,献血400毫升,郑凯先生献血200毫升,以挽救生命的实际行动来见证纯洁的爱情。
爱心接力棒
9月30日早上,环卫工人倪根法先生率先走进我们漕宝路献血点,成为当天第一位献血者。倪先生是一位定期献血者,记得他第一次来我们献血点是今年的3月30日,当时他身着工作服,利用工作间隙过来献血,他说自己以前总想献血,由于没带有效证件,几次都没能如愿。那天一进门就亮出身份证,说:“我带身份证了,可以献血吧?”献血结束后我们向他表示感谢,他却不断地向我们道谢,并说:“作为一个公民,为社会作点贡献是应该的,能有奉献的机会感觉很自豪。”半年后的今天,他再次踏进我们献血屋感慨地说:“半年的时间好漫长啊!终于等满六个月了,明天是祖国的生日,应该为祖国献上一份礼物。”于是再次献血400毫升,采血时看到旁边几位初次献血的朋友比较紧张,就边献血边向他们宣传献血的好处,并以自己的献血经历开导和安抚他们,真的非常感谢他。
10月1日,阳光明媚,王小芳和陈芹两位姑娘从同事那里得知沪闵路上有个献血屋,特地利用休息时间相约打车过来,由于司机不太熟悉这里的环境,绕了好几个圈子才看到我们献血点,她们说:同事曾来献过血,感觉很好,她俩也想献血却又很怕痛,经过同事的动员,终于勇敢地参加献血,献完血她们释怀地说:“献血一点也不可怕,工作人员接待也很亲切,下次我们还会来的。”
10月4日中午时分,来沪旅游的大学生桂占罗在上海首次参加无偿献血。下午4:30,进来两位年轻人,其中一位直接掏出身份证说要献血,紧随其后的则是几小时前刚献过血的桂占罗同学,他说:“我给你们带人来了,这位是我的同学黄文俊,听了我的介绍也想献血。”献血结束之后还询问:“寒假时我们还能来献血吗?”我们回答:“须间隔六个月才可再次献血。”“那暑假再来总可以了吧?” 得到肯定回答之后,他俩腼腆地笑着说:“那明年暑假一定再来献血。”希望爱心接力棒能这样一直传递下去。
长假献血情
长假献血已成惯例,这次长假我们中山公园献血点就接待了不少这样的献血者。谢凤新是位多次无偿献血的爱心人士,趁着国庆休假,本着为特奥运动员加油、同时也为自己加油的精神,慷慨献血400毫升,他的热情奉献让大家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国庆节。
1988年出生的郭菁怡是一位可爱的上海姑娘,就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虽然还没参加工作,但在捋袖献血的那一刻就已经加入到救死扶伤的行列之中,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工作情结;同样是1988年生日的官海韬是一位说话腼腆的上海大学生,在同学的陪同下来到我们献血点,走进献血屋的时候还有同学试图改变他的主意,可他还是坚定地伸出了自己的手臂,同学们都为他的奉献精神而骄傲;而李妹同学则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千里迢迢来上海这座陌生的城市学艺,自费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彩妆技巧,希望成为时尚元素的一份子,我们感谢她献出400毫升热血,同时也钦佩她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今年的国庆对上海而言有点特殊,因为“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和一些重大的赛事在上海举办,五湖四海的国际友人云集沪上,无论来自何方都是我们的亲密朋友,人人都在为这座海派文化浓郁的城市增光添彩,我们遍布全市的各献血点犹如这个城市的缩影,每时每刻都在接待着来自不同地域的爱心人士。
血液部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