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务科召开2018年第三次科室例会暨“质量与安全月”专题讨论会
4月3日下午,采供血部社会事务科在中心1607会议室召开2018年第三次科室例会暨“质量与安全月”专题讨论会,质量保证科徐雪瑾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社会事务科姜晓婕主持。
例会首先由何叶报告了无偿献血志愿者管理中的心得、经验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之后陈晓筠分享了产假后重返岗位的工作生活感受。
例会传达了中心干部例会的有关事项,并强调在近期献血者咨询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前瞻性和规范性,留意工作细节,保证服务质量和献血者满意度。
例会围绕《2016-2017年中心质量事件回顾》、《安全用电 预防火灾》和《以“玛嘉烈护士疏忽输错血事件”谈如何持续、正确把事情做好》三份资料,结合日常工作展开质量事件讨论,梳理科室各项工作的关键控制点,提出改进建议。
参会人员从提高质量意识、规范管理制度的角度探讨了对质量管理及质量事件的认识。并就“安全用电”梳理了身边的安全隐患,如“手机充电过冲”、“接线板超负荷接线”、“电线布线混乱”等,并提出了梳理科室老旧接线设备、整理桌面混乱布线、做好每周安全巡查等举措,进一步加强科室安全工作。
例会总结认为,质量的保证需要意识的提升,更需要技术和制度层面上的改进。 “玛嘉烈护士疏忽输错血事件”正是因为相关工作人员没有遵循规范的患者身份确认方式,从而导致了严重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质量活动及其改进措施也应将成本/效益纳入考量范围,以帮助合理决策。最为重要的,是应意识到差错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关键是要普遍建立“从差错中学习”的“非惩罚性氛围”,鼓励员工主动报告差错及失误。报告的目的并非惩罚,而是对差错及失误进行全面、系统和连续的监测,从而发现工作流程中的偏差因素,进行针对性的纠正、改进和预防,同时加强教育培训,从而促使质量体系的不断改进。
采供血部 社会事务科 张兰珺 报道 何叶 摄影 谢东甫 审稿
上图:社会事务科召开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