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

第三期血站站长研修班----《医学科学研究的实施与管理》课程


医学科学研究的实施与管理


    2009年11月3日下午,复旦大学免疫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熊思东教授为第三期血站站长研修班的学员们讲授了《医学科学研究的实施与管理》的相关课程。
    熊思东教授从科学研究的含义、任务、特点和类型入手,逐步引申出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科学研究的实施与管理。
    熊思东教授认为:科学研究即是利用科学的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他的任务是探索、认识未知。
    科学研究就是不断探索,把未知变为已知,把知之较少的变为知之较多的过程,具有探索性,体现了科研过程及其成果的不确定性-- 灵活性;科学研究就是把原来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来,从无到有,无中生有,具有创造性,体现了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未知性;科学研究的创造是在前人成果基础上的创造,是在继承中实现的,具有继承性,是坚实的科研基础;科学研究是一项长期性的活动,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具有连续性。他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等三大类型。
    接着,熊教授引入了医学科学研究概念,他提出:医学科学研究是为解释生命的运动及其规律,探索健康的本质,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化的规律,探索保障人类健康、战胜疾病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推动医学的更高发展。
    医学科学研究有区别于科学研究的自身特点,研究性质的社会性、研究内容的广泛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
    医学科学研究的实施与管理定位于解决问题、探求未知、长远发展。分为过程管理、目标管理。
    熊教授还从队伍组织、项目设置、经费管理、平台建设、成果促进、转化发展、奖惩机制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医学科研的实施与管理。
    最后,熊教授还谈到了科研伦理以及科研伦理规范----诚实,严谨、理性、公开。
熊思东教授幽默诙谐的语言和现实生动的案例使学员们对国内外医学科学研究的概况和具体实施的差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课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科教办 沈武撰稿

熊思东教授在授课

向熊思东教授颁发感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