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杂志编委会召开 朱永明主任致辞
《中国输血杂志》第六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8月15日在西北名城乌鲁木齐举行,本届编委40余人参加了会议。开幕式上,解放军乌鲁木齐总医院刘绍明副院长、中科院输血研究所肖小璞书记分别代表会议承办单位、杂志挂靠单位致辞,中国输血协会副理事长朱永明代表协会致辞(全文见附件)。会议听取了编辑部2年来(2009.1—2011.8)的工作汇报及对今后编辑出版工作的构想,与会专家就国内外输血医学发展趋势、重点、杂志编辑、主题等方面发表了意见。
附:朱永明主任在开幕式上的致辞
尊敬的刘院长、肖书记,各位领导、专家、编委,大家早上好!
中国输血杂志第六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今天在祖国西北明珠历史重镇乌鲁木齐召开,受朱庆生理事长和倪道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的委托,我代表杂志主办单位之一中国输血协会,向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同行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年是中国输血杂志创刊23年。23年以来,中国输血杂志真正办成了我国输血工作者学术与经验交流的平台,国际和地区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杂志的出版间隔不断缩短,从季刊到双月刊再到月刊,每期的容量也明显加强,杂志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等收录。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是由于我国输血医学和输血服务及相关领域的专家、领导、科研和业务人员继承了肖星甫教授等输血工作前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牢记使命,励精图治,在采供血和输血管理、业务、科研等各方面不断取得成绩,为杂志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素材;其次是由于历届编委会全体编委和编辑部长期以来的辛勤工作,沙里淘金,好中选优,既对广大投稿者的期望负责,更为杂志的学术水平和方向把关。在此,我代表中国输血协会,对本届编委会成立两年半以来全体编委和编辑部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对杂志挂靠单位医科院输血所的领导和专家、对所有为中国输血杂志的进步做出贡献的各界人士,表示由衷的感谢!
今年是“十二五”第一年,展望十二五,作为国内输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中国输血杂志对行业的进步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如果从1818年苏格兰医生James Blundell施行首例有记载的人对人输血算起,输血医学已经经历了近200年的实践和发展。当今的输血医学无论在范围、内容和形式上都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标志之一,美国AABB已改称为在全球推进输血和细胞治疗,日本输血协会已改称为输血和细胞治疗协会。而实际上,输血医学的影响早已超越医学技术本身,越来越具有社会学的特征。国际输血协会早在2000年7月就提出了“献血和输血的伦理规范”,近来又提出了“推动输血医学的发展,保障供者与患者的利益”,这两方面,都关系到如何处理技术与人的关系。在新的时代中中国输血杂志将会迎来很多新的机遇,同时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希望输血杂志继续支持原创性性科研,同时注重面对和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创新是输血医学发展的基本土壤,贫瘠的土壤长不出健康的苗禾。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输血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体上原创性研究成果还不多,输血杂志要保持和发展在学术上的引领作用,鼓励输血领域各学科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多多发表在学术上具有创新性的高质量文章,推动我国输血研究向更高阶段发展。在另一方面,输血医学是一项注重实践和循证的科学,许多困扰从业人员的实际问题、标准和管理规范的更新和修订,如适宜献血的年龄、献血间隔、ALT之类检测标准等,需要大量的科学文献为依据,在这方面,同样希望输血杂志直面难点,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经验与依据。
本次会议将要着重研讨国内外输血医学发展趋势、重点,总结杂志及六届编委会近2年来的成绩和不足,规划今后的发展,接下来的一天会议,将会有很多同行发表真知灼见。希望杂志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亲近读者、亲近作者,借助于通信、通话,座谈、讲座,拜访、研讨等各种途径,实现编者-读者和编者-作者间的双向互动,不断提高办刊水平。
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专家、代表在疆期间会议和生活愉快、安全,返程顺利!
谢谢各位!
中心办公室 卢 菲 编辑